Skip to main content
  1. Docs/

建立自己的警戒线

·1 分钟· 0 · 0 · ·
碎碎念
作者
CUIBEEE
保持真诚和愚钝

如果花一天的时间来打游戏,那么在打游戏的前两个小时也许能感到放松,之后心里就会涌起隐约的负罪感,觉得自己这样浪费时间去打游戏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手上不停地在打游戏。玩一天游戏,却也没有玩爽,因为内心的警戒线没有消退。

如果给这一天加一个限定词,在工作完之后的周末一天,你打了一天游戏,那么打游戏这件事情就是一件合理化的行为,是在自己辛苦工作一周后给自己的奖励,打一天游戏纯粹只是放松解压的娱乐行为,也不会有负罪感的产生。

如果这一天没有用来打游戏,去看了书或者看了电影,那么这一天也不会有负罪感,因为自我会觉得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能有所得,能给自己带来正面的影响。但要是把书换成玄幻言情小说,这件事就跟打游戏的性质差不多。

讲起来这些事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大脑如何甄别我们做同样的行为,却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呢?一部分是自律系统,在我们一段时间没有进行有效脑力活动时,自律系统会开始出动,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刺激,令我们焦躁难安,基本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踌躇满志的状态。

而自律系统是反生物本能的,宇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万物都是从有序走向无序,人类却是个意外。尽管无法克制身体的熵增,但我们会发现优秀的人都非常的自律,他们在极力抵抗精神的熵增,而运动健身的人也是在努力对抗身体的熵增。

但人类是一个聪明的生物,为了不让自律系统出动,让自己的娱乐合理化,实现了将娱乐行为嵌入脑力活动中。比如同样的一天时间,我们在上班,需要写一个方案,于是开始在网上搜索资料,在微博刷资讯,在视频网站刷视频……一晃一天就过去了,但这些娱乐行为被归为我们在为了工作所不得不做的事,被内心合理化,于是一天结束,摸一天鱼舒适下班,却还是会觉得自己上了一天班这么累。

不得不说人类非常擅长自我欺骗,我们所做的一切似乎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自证,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我们会绕过自我的警戒机制,让自己的错误行为合理化,形成一套自圆其说的逻辑,也不允许别人来质疑这种逻辑。

而狡猾的商人也发现了这一心理行为,将很多娱乐活动脑力化,就像剧本杀,在我看来就是升级版角色扮演,又费时间又费钱,我宁愿在空调房里吃着炸鸡喝奶茶玩炉石传说,当然在现今的社会,剧本杀也衍生出了很多职业,不能完全说是坏事。

保罗·格林厄姆的博客有一篇文章《How to Lose Time and Money》,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With time, as with money, avoiding pleasure is no longer enough to protect you. It probably was enough to protect hunter-gatherers, and perhaps all pre-industrial societies. So nature and nurture combine to make us avoid self-indulgence. But the world has gotten more complicated: the most dangerous traps now are new behaviors that bypass our alarms about self-indulgence by mimicking more virtuous types. And the worst thing is, they’re not even fun.”

我们总是活在逻辑里,所以,请警惕逻辑。

Related

当你决定看一个视频,你会遇到哪些诱惑?
·1 分钟· 0 · 0
碎碎念
手写日记
·1 分钟· 0 · 0
碎碎念
少想多做
·1 分钟· 0 · 0
碎碎念
没有一种不会起球的生活
·1 分钟· 0 · 0
碎碎念
Never Knows Best.
·1 分钟· 0 · 0
碎碎念
活在当下
·1 分钟· 0 · 0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