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Docs/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2 分钟· 0 · 0 · ·
读书笔记
作者
CUIBEEE
保持真诚和愚钝
Table of Contents

经济学讲义 #

前言 每个人的经济学 #

经济学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原因在于它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人的认知和判断,至今主要还是靠直觉和短距离的人际关系来驱动,但人的身体和际遇,却早已置于大规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协作之中。

你之所以买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你想成为经济学家,而是想做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明白人,想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想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想颠覆自己多年积累的常识和思维定式,想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紧密连接而成的社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经济学帮你培养经济学品位。权衡一种观点,尤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其标准往往不是对或错,而是高或低、轻或重;看高手过招,辨思想源流,不论你觉得他们的层次如何,你都可以增长见识,增强自信,提高对理论的鉴赏水平。

人类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

第1章 稀缺 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

真实世界|经济学的视角 #

01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

雷德福的一篇文章《“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二战时在德国战俘营中所发生的一些经济活动,其中就包含着价格波动、劣币驱逐良币、通货膨胀及通货冷缩等经济规律,以此推出市场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哪怕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是如此。

“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的。 -雷德福

“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而这个牧师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

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会有价格波动。

02讲|马粪争夺案 #

通过马粪争夺案的真实案例,来反映公平和效率二者的关系,要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做正向发展,而公正背后其实是效率的考量。

马粪争夺案的故事

这个案子发生在1869年4月6日。原告请了两位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他俩从晚上6点干到8点,在马路上共堆了18堆马粪。马粪堆起来以后,因为太多拿不动,两位帮工就回去取车,准备第二天来运。但他们并没有在这18堆马粪上做任何标记。 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见了这些马粪,就问附近巡逻的人:这些马粪有没有主人?有没有人要把马粪运走?巡逻的人说不知道。被告听了以后,觉得这些马粪没有标记,也没有主人,就把马粪运回自己家,撒到自己的田里了。 到了这天中午,两位帮工带着车过来,发现马粪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被告拿走了。双方发生争执,最后闹到法庭上。” -“Thomas Haslem v.William A. Lockwood, 1871”

“在法庭上针锋相对的,有这么几种观点。

一是“溯源说”。有人主张,马粪真正的主人是马,因为马粪是马拉的;也可以进一步说,马粪属于马的主人。但问题是,马的主人把马粪丢在路上,已经放弃了对马粪的所有权。

二是“位置说”。被告主张,马粪掉到马路上,就成为马路的一部分,而马路是公家的,所以谁见了马粪都可以拿走。原告让帮工把马粪堆起来,只是改变了马粪所在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它的所有权,因而马粪不归原告所有。

三是“标记说”。法庭上也有人主张,关键看原告有没有给马粪做标记,如果没有做标记,那就不能怪别人把马粪搬走了。

四是“劳动说”。原告坚持认为,是帮工们花费了工夫,才把马粪堆积起来的,所以马粪应该归原告所有。”

凡是经过人类劳动的成果,都是财富;凡是财富,就都有主人;有主人的财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要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到就拿走。只要有这样的共识,这一共识又变成传统,那么在这个村子里,人们就用不着花很大的工夫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他们因此也会更积极地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50年、100年后,这个村子就会走向富足。

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猎心起,不能顺手牵羊,这是一种普世的公正观,每位负责任的家长都会向子女传授这种观念。但在这种公正观背后,却是效率的考量——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

当我们讨论公正的问题时,背后的含义往往是:这是符合效率标准的。往往是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或者那些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也就是说,因为有效,所以公平。

当别人在讨论到底是公平重要,还是效率重要的时候,学过经济学的人明白,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03讲|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

破窗理论是谬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比较和选择的学问,好的经济学家和坏的经济学家的区别在于好的经济学家能够权衡看得见的后果和通过推测得到的结果,而看不见的那面要靠的是想象力,做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

破窗理论

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窗户的主人就要去买玻璃,这将刺激玻璃的生产。制造玻璃的工人完成订单以后,有了钱,就可以去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样就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破窗理论的支持者说,有破坏才有进步,多难兴邦,破坏本身就是好的。

这种思维在社会中非常常见。每一次社会经历灾难,每当有飓风、地震、海啸时,总会有一些经济学者站出来,说灾难虽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它又为下一轮就业和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带来了机会。

破窗理论变种:

  • 国家发展 “有些国家走了很大的弯路,做了很多错事,但回过头来看,发现幸好当时做了那些错事,这个国家才有了后来的发展。比如说,德国经历了“二战”,日本遭到原子弹轰炸,所以后来才发展得很快。”
  • 工人就业 “老人不早点退休,不把职位让出来,年轻人就不会有工作;如果机器太好的话,机器就会替代工人,工人就没有工作可做。可见,老人工作时间太长,或者机器太先进,对社会发展都不利。”
  • 节省物资 “芝加哥大学的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Levitt)写过一部脍灸人口的著作《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2005),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很多环保主义者反对用大量的塑料袋来包食物,因为这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但这位经济学家说,塑料袋用得越多,食物保鲜的时间就越长,食物的浪费就越少。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用了多少塑料袋,还要看到,如果不用塑料袋,要扔掉多少食物。因此,切中要害的问题是:到底是该多浪费一些塑料袋,还是该多浪费一些食物?”

看见看不见的东西要靠想象力

在这些破窗理论的变种中,看得见的,是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的衰老、工具落后等问题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花费掉的物资;而看不见的,是替代方案所导致的隐形的净损失。

如果没有发生自然灾害、没有人为破坏,如果人能生活得更健康,机器能更先进,那些没被破坏的资源和节省下来的时间与劳动力,原本可以用在生产其他更有效的东西上;而如果多用了塑料包装,是可以节省更多食物以及准备食物的时间的。

认识破窗理论谬误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连经济学家自己往往也说不清楚,那些节省下来的时间、人力和资源能用到什么新的工作和生产上,而那些多花费的物资又会带来多大的隐形利益。要理解好这个问题,得靠一点想象力。

当然,有必要澄清一下,并不是说凡是看不见的都比看得见的重要。而是说,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

04讲|区分愿望与结果 #

好愿望未必会有好结果,经济学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研究事与愿违的现象。

“愿上帝保佑我们免受友人的攻击——要是攻击来自敌人,我们倒能设法自卫。” /-康德

“上帝要教我们怎么识别朋友当中坏的思想。那些敌人的思想,那些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的思想,我们能够识别,能够抵制。倒是那些用良好愿望包装起来的思想,我们比较难识别。”

经济学要研究的,不是“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的问题,而是研究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它要问的是,为什么有时候好心会办坏事?例如: (1)最低工资制度,本来是要保护穷人的,但最后穷人的境遇反而更糟了; (2)同工同酬制度,本来是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最后却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3)福利制度,本来是让那些没有依靠的人能够找到依靠,但最后这些人的境遇却变得更惨了; (4)我们颁布了各种各样保护濒危动物的法律,但最后这些动物却越保护越少了

政府立法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点

每当我们看到社会上有各种各样不公正、不如意的现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让政府立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旦法律通过了,大家就会觉得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

经济学家却不这么看。经济学家觉得法律通过了,画上的不是句号,而是冒号。人是有能动性的,在这个新的法律下,每个人都会有他的对策。最后事态的走向,会跟我们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而正是这些出入,才是最有研究价值的。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那些出于良好的愿望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会产生哪些有害的后果。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相通的地方就在于,它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学关心的是事与愿违的现象,而不是事与愿符的现象。

人性观|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 #

05讲|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

经济学需要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而“人是理性的”这一观点并不牢固,两大经济学家因此争论。阿尔钦依此发布了讲义:万物存活要看条件,与理性与否无关。这也是达尔文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用进化论的角度去看经济学的问题,这是阿尔钦所做的贡献。

关于人是不是理性的争论很早就有。曾经有两位经济学家,也发生过这样的争论。其中一位经济学家叫理查德·莱斯特(RichardLester),他说经过调研,发现企业家做事的方式跟经济学理论说的并不一样。

比如,当员工工资占比上升时,企业家并没有少雇工人,产品价格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企业家对成本的变化并不是那么敏感。只有当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产品的价格才会发生较大变化。可见,企业家在决策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根据经济学家所说的最优化原则去做。经济学理论中的成本收益边际分析,跟现实并不相符。

另一位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则为经济学做了辩护。他说,每个人在做决策时,虽然未必懂经济学,也没有拿着计算器计算,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其行为已经符合了经济学的假设,符合最大化原理了。

他举例说,一个人在路上开车,有时加速,有时减速,有时换车道,有时超车,当然没有拿着计算器计算,但实际上,他已经在遵循最优化的原理了。

两位经济学家各执一词。那么每个人做决定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进行精确的计算,是不是符合理性人利益最优化的原则呢?”

世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从统计学的观点看,只要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就没办法算出所谓的最优解,顶多只有一个最优的概率区间。

例如,有两套投资方案,一套是高风险高回报,另外一套是低风险低回报,哪一个更优呢?逻辑上它们可以是等价的,我们说不出哪个是最优的。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存在最优。其实,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追求的不是最优,而是存活!

阿尔钦说,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是如何存活下来的,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够存活下来。这些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没有关系。

阿尔钦就为经济学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研究基础——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能够存活下来,而如果条件发生了改变,人们存活的情况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游戏规则决定胜负概率

06讲|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

经济学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还是道德的基础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主张人是自私的,而在《道德情操论》里他又说人该有道德,那么究竟该作出怎样的选择?人性是自私的,但同时也具有同情心和爱心,而爱心又会随着距离拉远而减弱,帮助陌生人并不能只靠爱心,也需要市场的协调。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的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用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 /-亚当·斯密《国富论》

人性自私,同时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我们要先弄清楚《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出版顺序。事实上,斯密首先在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论》,隔了17年,也就是在1776年才出版了《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包含了斯密的整个理论框架,而《国富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尽管《国富论》篇幅要更长,也更出名。

斯密的第一个观点是: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自暴自弃的人,在社会上是不会受到尊重的。

斯密紧接着说了第二个观点:人不仅仅是自私的,同时还具有同情心,也就是有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人们把自己认为的别人是否幸福,当作自己是否幸福的一部分:你幸福,我幸福;你痛苦,我也感到痛苦。这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叫“同情心”,人人都有。人有同情心,也就是有爱心。

斯密的第三个观点是:“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减弱的。

一个人尽毕生之力,亦难博得几个人的好感,而他在文明社会中,随时有取得多数人的协作和援助的必要。别的动物,一达到壮年期,几乎全都能够独立,自然状态下,不需要其他动物的援助。但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不要在家庭、朋友圈里斤斤计较,过分讲究市场规则,也不要在市场上强求陌生人表现出不切实际的爱心 /-亚当·斯密

07讲|铅笔的故事 #

铅笔虽然只由笔杆、笔帽、笔芯三个部分构成,但是铅笔所用的原料和制造工艺却十分复杂,一支铅笔就能将成千上万的人连在一起。

神奇的铅笔

首先,铅笔的原料非常复杂。笔杆用的是一种叫作雪松木的木材;笔杆上的油漆不是一层而是六层,油漆中含有硝酸纤维素和合成树脂等复杂成分;笔芯里除了石墨,还有黏土和滑石粉;笔帽上的金属圈,据说是用黄铜做的;里面的橡皮是红色的,而红色的颜料,据说是硫化镉。所有这些原料,产地来自世界各地。

其次,它的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以其中的笔芯制造为例。首先,需要将石墨与黏土等按一定比例配好;其次,将配好的原料放入机器混匀,并通过压芯机挤压出一定规格的铅芯;然后,经加热干燥和高温焙烧,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最后经油浸处理而制成。仅仅笔芯制造就需要这么多工艺,那么深究下去,一支铅笔的生产流程,到底有多复杂?有多少人曾经参与一支铅笔的生产?50人?100人?1000人?都不对,是成千上万的人。

因为,除了生产笔芯,还要生产笔杆、笔帽。要生产笔杆就要锯树,要锯树就要有钢铁,要炼钢就得挖矿,要挖矿工人就得吃饭。工人不仅要吃饭,还得喝咖啡。要喝咖啡,就得从很远的地方运来。要航运就得有人造船,要造船……如此推演下去,整个流程会涉及成千上万的人,涉及成千上万人一代一代的努力。

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神话

一支铅笔,将成千上万的人连接在了一起,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

首先,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从来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大脑里面,但是这支铅笔却做出来了。这是它神奇的第一个地方。

其次,每一个参与生产铅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产生,每个人只是做他手头的事情。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铅笔是什么,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铅笔,但是他们的努力,却使得铅笔能够生产出来。

再有,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但这没关系,他们能够共同合作,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铅笔。

更神奇的是,虽然一支铅笔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积聚着一代一代人的知识,但是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要支付的代价却微乎其微。你只要工作十来分钟,赚到的钱就可以买不少铅笔。

这是多么奇妙的现象!再看看大自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没有。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的呢?那就是市场,那个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平台。

这个神奇的铅笔的故事,被一个叫伦纳德·里德(Leonard E.Read)的人写成了文章,名叫《我,铅笔的故事》(I, Pencil, 1958)。

正如多年后米尔顿·弗里德曼在《〈我,铅笔的故事〉之序言》中所说的:伦纳德·里德引人入胜的《我,铅笔的故事》,已经成为经典之作,它也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经典。据我所知,再也没有其他的文献能像这篇文章一样简明扼要,令人信服地、有力地阐明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合作的可能性——的含义。

08讲|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给世界上的贫困国家提供援助,帮助人民脱贫致富,然而多年过去,耗费大量财力精力却也成效甚微,而英美两国联合的娱乐活动却很有成效。二者结果差距如此大的原因是商业和行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四大原因让行善扶贫难见成效

  • 缺乏反馈机制
  • 委托代理问题
  • 所托非人问题
  • 养懒汉效应

区别对待|选择的标准 #

09讲|稀缺 #

稀缺是基本事实,而经济学就建立在稀缺之上。

“经济学这栋大厦,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才最稳固呢?答案是:稀缺。”

稀缺是一个基本事实

我们把经济学建立在“稀缺”这个基础上。但稀缺并不是一个假设,而是一个基本事实。稀缺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基本约束,只要我们活在这世上,就必须面对。

稀缺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仅指矿产、森林和能源等有形资产的匮乏,还指空气、美貌、天资、注意力和时空等无形资产的不足。

举两个不容易察觉的例子。地理位置也是稀缺的。我们坐在飞机上往下看,茫茫大地,会发现土地是无限的。但所有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地球仪上却只有一个针眼那么大。既然土地有那么多,为什么许多城市还要填海造地呢?原因是:土地虽然很多,但地理位置是稀缺的。

稀缺的原因

是什么造成了稀缺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先说第一个原因,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到商店找自己最喜欢的商品时,发现它的价格是最高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喜欢的别人很可能也喜欢。

第二个原因是人的欲望无限。只有野菜的时候,人们想要馒头;有了馒头,就想要吃肉,想要喝酒;有了酒肉,就想备足了馒头和酒肉到远方捕捞海鲜,还要用馒头、酒肉和鱼虾来供养艺术家拍电影。某登山家在攀登珠峰时借助直升机飞了一段路程,遭到了人们的指责,那是因为人们不乐意稀释登顶的荣誉。这种荣誉是人造的,为了争夺这种人造荣誉,就得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可以说,物质越丰富,需求就越新奇。”

010讲|选择和歧视 #

当人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歧视就会出现。当出现歧视时,要做的不是消除歧视,而是该怎么去歧视,同时也要承担歧视所带来的代价。

由于东西总是不够的,资源总是稀缺的,人们在利用有限资源的时候,就不得不对资源的用途进行选择;而每当要做选择时,都必须采取某种选择的标准;一旦确定了选择标准,就意味着存在区别对待,而区别对待就是歧视。

歧视不可避免

稀缺、选择、区别对待和歧视这四个概念,其实是一体的,只要有一个就意味着同时有其他三个。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回避歧视,而只能直面歧视,并进一步讨论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歧视,歧视的条件又是什么,谁来歧视,以及歧视的后果是什么,等等。

歧视与逆向歧视

为了消除歧视,却产生了新的歧视,我们称之为逆向歧视。

不准明晃晃亏待白人,就只能静悄悄照顾黑人

一位大法官才公然说:“为了平等待人,必须待人有别。我们不能够,也不敢让平等保护条款延续种族上的优越性。”意思是,只有亏待白人,优待黑人,结果才能公平。而另一位法官则针锋相对地反驳说:投票支持平权运动的法官,其实都是铁杆的逆向种族歧视者。

法官们在争论的是如何才能避免歧视,而他们似乎还没弄清楚,由于稀缺性的存在,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是绕不过去的,凡做选择就必有歧视。

歧视不是问题,如何歧视才是问题

第一,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学校招生时,必然要对学生进行选择,选择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歧视也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平权运动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没有资格声称自己的立场是中立的,每个人的立场都是有倾向的、偏颇的。

第二,既然歧视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谁进行了歧视,谁就要承担歧视的后果。

第三,学校是招生的主体,学校有权制定任何歧视性的招生标准。学校可以多元化招生,招一些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哪怕他们的考试成绩差一点;也可以招一些体育优等生,哪怕他们的考试成绩低一些,只要他们对整个群体有帮助。无论是明晃晃地规定照顾弱势群体,还是隐性地暗中照顾弱势群体,都可以,但学校要承担他们这样招生、歧视的后果。

第四,除了学校以外,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也就是这项招生政策的后果承担人,应该有权取得相关信息;某个学生是因为体育好、学习好,还是因为种族或肤色的特征而被录取的。用人单位应该有知情权。

巴奇诉美国加州大学董事会案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子,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大多数人容易忘记的一点:稀缺必然导致歧视。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

011讲|凡歧视必得代价 #

歧视其实就是区别对待,尽管歧视不可避免,但对人的歧视越多,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歧视别人的人,自己也得付出代价 /-加里·贝克尔《歧视经济学》

歧视的起源

歧视即区别对待,有两个根本起源。

  • 偏好
  • 信息不对称

对人歧视越多,自己代价越大

经常有人说,美国人怎么样、日本人怎么样、韩国人怎么样。这都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视角,这种视角是一种歧视。但了解陌生人是有成本的,以偏概全(歧视)能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一些初步的印象。

顺着这个思路去想,我们会明白歧视造成的后果越严重,人们就越有积极性去减少歧视。如果歧视带来的后果不太严重,人们就会很随便地歧视别人。

当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时,就会纵容自己歧视的习惯;当我们要付出很高代价时,就会节制自己歧视的习惯。

012讲|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

歧视并非一定是件坏事,合理的歧视能够促进经济,而合理的歧视如果被政府禁止,那么就会造成负面作用。

东南亚华人的歧视故事

人们一般认为,凡是歧视别人的人,都是比较强势的人。但有人就发现,情况并不总是这样。比如,华人在美国本来是个弱势群体,但他们自己却很喜欢歧视别人。在很多行业,比如博彩业、零售业、金融业,华人就喜欢自己围成一个圈子,不跟外人玩儿。这当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一位华人女经济学家,名叫珍妮特·兰达(Janet Landa),她给出了非常漂亮的解释。

兰达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从小在马来西亚长大。她在小时候就发现,本地人经常有排华的行为,排华的理由之一,是华人做生意的时候排斥非华人。

为了探寻究竟,兰达在当地找了一个橡胶园,她发现这一带的橡胶园是由来自福建泉州和永春县的五大家族把持的。这五大家族分别姓陈、李、林、黄、严。她发现华人之所以强调儒家思想,是要用儒家思想来进行关系计算,其目的是要进行信用评级。

当地的华人把人分成七等:第一等,直系亲属,也就是近亲;第二等,大家族当中的远亲;第三等,同族或者同姓的人;第四等,同村的人;第五等,同方言的人或者其他说本方言的中国人;第六等,说其他方言的中国人;第七等,非中国人,包括欧洲人、印度人,还有马来西亚本地人,等等。

他们把人分成七等以后,做生意的时候,针对不同等级有不一样的条款,贷款收取的利息也不一样。

歧视行为的效率含义

兰达通过分析发现,其实闽南人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华人生活在马来西亚,语言不通,寄人篱下,真发生借钱不还的情况,很难把别人告上法庭。华人没有政府关系,也不懂当地的法律,正式的司法系统很难保护他们,就只能用这种距离的计算进行自我保护。

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仅不会减少当地华人做生意的收益,反而能够增加他们的效益。因为同村的人、同族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道德约束,有自己的关系、声誉,这些都可以成为生意信用的保障。

可见,歧视有时候也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平权运动,一场反歧视运动

在美国,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政府也采取了大量措施来遏制歧视。问题是,如果政府禁止了本身合理的歧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10年前,美国经历了一场次贷危机。2000年前后,美国房价一直攀升,直到2006年房价开始掉头向下。2006年第四季度,人们停止还房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08年,出现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有人说,是因为资本家贪婪。可是,资本家从来都是贪婪的,贪婪,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次贷危机。

也有人说,这是金融创新犯的错。有各种各样的资产和债务,被银行打包卖来卖去,链条太长,出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但是,银行家从来都是精明而审慎的,在别的行业里面,怎么就没有商人把东西包来包去,最后卖个好价钱糊弄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历史上,美国人的购房率一向都比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银行家非常审慎,不轻易放贷,因此大多数的美国人买不起房。而从1960年开始,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目的是矫正社会上不公正的现象,支持所谓的弱势群体,鼓励他们买房。

1991年,美国商业银行放贷的数据被公开,人们发现,能够拿到贷款的人多数是白人,而那些少数族裔、弱势群体,拿到贷款的可能性比白人低很多。这时候,大家觉得商业银行有特别强的歧视弱势群体的倾向。

到了1992年,联邦储备局波士顿分行发布了一份所谓的科学统计报告,声称经过严密的计算,美国商业银行肯定是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歧视。

实际上,商业银行迫于竞争,并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如果真的还得起房贷,而银行不给贷款,这岂不是银行的损失?但是大众并不相信。这份报告出来以后,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要求对弱势群体发放更多贷款的运动。

政府威逼利诱反歧视,酿造次贷危机恶果

商业银行是商业机构,不会随便放松放贷条件,承担不应有的风险。为了促使银行放贷,政府威逼加利诱双管齐下。

所谓的威逼,就是政府规定,如果银行歧视弱势群体,经查证属实,会被处以巨额罚款。所谓的利诱,就是让有政府背景的两家房地产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去收购商业银行的房贷合同,也就是让政府来承担所有放贷的风险。

商业银行看到无论怎么放贷,最后都有政府兜着,已经没有风险,自然改变观念,不再对借款买房的人进行严格审查,相反,都鼓励大家借款。

当所有银行都这么做的时候,房地产市场短时间内当然会一片繁荣。但一向审慎的银行知道,这些债务是有毒的,所以把这些债务包来包去、卖来卖去,就像击鼓传花一样,只是不知道这个有毒的资产最后会传到谁手里。银行还相信一点,就是所谓的“大而不能倒”————欠债越多,“影响就越广,政府就越不会让你倒,因而就毫无顾忌地这么做下去。

最后的结果,就是次贷危机。

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现实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也是有效率的。如果出于政治原因,政府“着市场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

第2章 成本 不要只盯着钱 #

成本概念的研究和运用,贯穿于整个经济学体系,许多经济学大师都曾经在成本的概念上下过功夫,做出过永久性的贡献,有的甚至还拿了诺贝尔奖。

成本概念之所以深不可测、千变万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从具象到抽象,从个体到群体,从静态到动态,经济学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成本概念。

选择偏好|放弃的最大价值 #

013讲|一句话给成本下定义 #

用采石场的故事来阐述成本是什么,成本是在所有选择里放弃的最大价值,而沉没成本并不算作成本,成本是往前看而不是往回看。

企业家是资源配置的中间人。

当一个资源有若干个选项时,被选中的那个选项,它的成本就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简言之,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Cost is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egone.)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我们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如果没什么可放弃的,也就不存在成本。沉没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当我们没办法再收回、没办法再放弃时,就不存在成本。凡是提到成本,我们一定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的。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我们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但问题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不是没实现吗?既然没实现,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东西?

而要知道放弃了什么东西,以及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大价值,只能靠想象。

中国工人有两个选择,要么制造袜子,要么制造飞机。制造袜子的成本,是放弃了的飞机;制造飞机的成本,是放弃了的袜子。请问,对于中国工人来讲,究竟是制造袜子的成本高,还是制造飞机的成本高?”

014讲|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 #

成本是放弃的最大代价,而负面的感受不是成本,你的成本也是社会上的其他人决定的,包括职业范围也是社会上其他人决定的。

负面感受不是成本 将负面的感受当作成本,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

比如我们要在自家院子里修一个游泳池,修游泳池的过程,有许多负面感受:辛苦、劳累、一段时间的脏乱差等,但这些都不是修游泳池的成本,因为没有放弃什么东西。修了游泳池,这个地方就不能搭帐篷,那个放弃了的帐篷才是我们修游泳池的成本。

我们可以用几个简单的数字,把这个概念说得更清楚:如果游泳池给我们带来的正面感受是100分,负面感受是70分,那么游泳池带来的净幸福值是30分;而搭一个帐篷,我们假设它带来的正面感受是50分,负面感受是10分,那么帐篷给我们带来的净幸福值是40分。

这时候我们要比较的是,游泳池的净幸福值30分和帐篷的净幸福值40分。也就是说,修一个游泳池,我们放弃的代价是40分帐篷的净幸福值,而不是70分修游泳池的负面感受。同样,我们要搭一个帐篷,它的成本是我们放弃的游泳池净幸福值30分,而不是搭帐篷的负面感受10分。

总之,游泳池和帐篷互为成本,我们不应该把修游泳池的辛苦或者搭帐篷的辛苦,看作是修游泳池的成本,或者搭帐篷的成本。

负面感受不是我们的成本,只有我们需要放弃的最大代价才是成本。而这个成本有多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

假设我家在长安街上有一个祖传铺位,专卖茶叶蛋。我的想法是,这个铺位是我家的产权,不用交铺租,因此我经营茶叶蛋的成本几乎为零。但这个想法并不对,因为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不是这个铺位的租金。

坚持用这个铺位来卖茶叶蛋,成本是放弃了的其他可能性,比如出租。我坚持卖茶叶蛋,放弃的就是这个铺位的铺租。铺租是社会上所有其他人共同决定的,是他们的看法决定了长安街上这个位置的铺租值多少钱,所以是社会上其他的人决定了我坚持卖茶叶蛋的成本。

如果有人愿意出2万元钱租这个铺位,那么坚持卖茶叶蛋的成本就是2万元;如果有人愿意出3万元,那么成本就是3万元,跟这房子是谁的没有关系。坚持卖茶叶蛋的成本,只跟一个因素有关系,那就是放弃了的最大收入。

你的职业范围由社会决定

今天的人喜欢讲“不忘初心”,但为什么不忘初心那么难呢?

因为当初你有“初心”的时候,选择的机会可能没那么多,所以比较容易坚持。但随着境遇的变化,机会增加,你要坚持原来的看法就越来越难了,成本就越来越高了,放弃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因此“不忘初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什么?因为你坚持“初心”的成本是放弃的最大代价,这事可不由你做主,那是由社会上的其他人做主的。

我们把这个逻辑再推到极致。我问你,谁拥有你的生命?是谁决定了你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是谁决定了你今天的职业?你肯定会说:生命是我的,当然由我决定自己的职业,或者是我的父母帮我一起做决定的。

真的吗?

经济学可不这么看。其实你的生命跟刚才卖茶叶蛋的铺位是一个道理。没错,你拥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怎么度过、放在哪个用途上使用,是由社会上其他人共同决定的。

你选择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别人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的影响。如果你明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但是你非要把研究《红楼梦》当作终身职业,那么,你放弃的最大代价就是你做程序员的收入,你扛得住吗?你不一定扛得住。

其实,我们年轻的时候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不同的课程,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哪个职业“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兴趣,同时自己所花费的成本是最低的。

你可能以为,你能选择的职业范围非常广,但是你想想,50年前的那些职业,你现在能选吗?100年前的那些职业,你现在能选吗?

其实,你今天能选择的职业,只是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这是今天大多数人都认可而存在的职业范围。你在这当中要选择自己兴趣最大、付出成本最低,而且在相当一段长时间里总收入最高的职业。

经济学的看法是:你拥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是怎么度过的,你的职业是怎么选择的,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上其他人决定的。

015讲|别只盯着钱 #

货币成本并不是全部的成本,中间商赚的差价,是让商品价格更加便宜,腐败也是一种制度成本。

货币成本并不是全部成本。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钱。

比如,我们去淘旧货,买便宜的东西,货币成本就比较低,但货币成本只是全部成本的一部分。虽然钱少付了一些,但我们却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买到假货劣货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这些都是淘旧货的成本。所有这些成本加起来,才是淘旧货的总成本。

又比如,我们住的地方离市中心的公司远一点,房租会低一点,但我们同时又付出了更多的时间,这得算到成本里;我们在7–11便利店买东西,货币成本更高,但在那里买东西,能省很多时间,也避免了不少麻烦,这时总成本可能是更低的;我们付钱在“得到”APP(应用程序)里订一个专栏,货币成本当然更高,但是比起那些免费的学习资源来说,我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这时候总的成本反而是下降的。

经济学告诉我们:哪怕统计数据确实是准确的,即一元钱的商品里,中间商赚的钱占了百分之八九十,但这百分之八九十,已经是中间商所赚取的最低比例了。由于中间商和中间商之间也在竞争,在地里面只值一毛钱的青菜,人们再付九毛钱,就能在家旁边的超市买到,这已经是在当前的约束条件下,人们可能支付的最低成本了。”

这个道理想明白以后,我们再看看另一种特殊的中间商现象——药品的价格。过去我们看到很多新闻,说卖药的中间商如何腐败,如何吃喝玩乐打高尔夫;就因为最终买单的是买药的人,中间商增加中间成本的行为可以说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但问题是,如果中间商真的可以为所欲为,那他们为什么不变本加厉,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招进来大鱼大肉呢?事实上,即使是腐败者,也得精打细算,节省成本,在有限的预算下把事情办好。中间渠道的成本,仍然是目前所有可能性当中最低的。

腐败也是一种制度成本,它也是导致药价上升的原因之一。然而,哪怕是腐败行为,也仍然受到经济规律的约束。腐败的根源在于不适当的制度漏洞,而为了利用这些漏洞,腐败者也仍然需要精打细算。

那有没有办法让药品价格下降一点?当然有,关键是要改革制度,增加制度的宽松程度,拓宽药物的供应渠道,而不是单靠行政命令。供应增加,价格才会下降。否则“,只盯着中间商,生硬地减少自然衍生出来的中间环节,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得药品价格不降反升。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间商在帮助我们减少总成本,而不是增加总成本,而中间商之间的竞争,会使物流的总成本降到最低。

资源的价值|重新理解盈利与亏损 #

016讲|从成本角度理解盈利与亏损 #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那么由此得知放弃的代价越大,成本就越大,而盈利和亏损都是意外,在意外发生之后要对资源进行重新估值,但同时要去寻找盈利和亏损背后的原因,降低或增加其成本,让效益最大化。

027讲|边际革命 #

[[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 [[边际成本]]就是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新增成本;[[边际收入]]是每多卖一个产品能够带来的新增收入;[[边际产量]]是每新增一份投入所带来的新增产量;[[边际效用]]是每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享受。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随着人们消耗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消耗这种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享受迟早都会下降。 [[边际平衡]]:“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其获得最高的效用?办法就是把资源分摊到不同的用途上,并确保资源在这些不同用途上获得的边际效用都趋于相等;如果出现不等,那就应该不断地把更多的资源挪用到边际效用较高的用途上,直到资源在这种用途上带来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用途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这就叫边际平衡的概念。如果一个人这么做了,那么他得到的总效用就会达到最大。”

Related

你是否有被讨厌的勇气
·2 分钟· 0 · 0
读书笔记